肝癌的免疫疗法

发布于 2013/06/03 15:47

肝癌免疫治疗的目的在于调动机体内在免疫能力以控制肿瘤,所以免疫疗法目前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手术、放疗、化疗起辅助治疗作用。较早采用的有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近年则多用链球菌制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具体说明如下:

(1)卡介苗:实验证明卡介苗与肿瘤细胞存在着共同的抗原,提示微生物制剂除能增加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外,还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一般用中药或(和)化疗合并卡介苗治疗肝癌可能延长生存期。

(2)短小棒状杆菌:实验证明短小棒状杆菌能抑制10余种动物肿瘤的生长。一组晚期已有转移的141例肿瘤患者,半数单用化疗,另半数合并短小棒状杆菌,结果后组平均生存期二倍于单用化疗组。但对肝癌的疗效尚不肯定

(3)链球菌制剂:早在60年代,有人注意到癌症患者在甲族链球菌感染后会自动消退,因此,已从链球菌制备,治疗肿瘤。日本于1983年开始市售,对多种肿瘤均有一定的疗效。临床应用于不能切除的肝癌,能提高生存率。倘配合介入治疗,疗效较佳。实验研究证明:免疫治疗能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显示能诱导更多的肿瘤坏死因子,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4)干扰素:干扰素是人体细胞接触病毒后产生能干扰病毒生长和增殖的蛋白质。70年代以来发现干扰素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干扰素家族中,y干扰素活性强度比α、0高10~100倍。干扰素的抗癌机理有:①抑制肿瘤病毒的繁殖:②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③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④改变肿瘤细胞膜特性,增加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目前干扰素治疗肝癌未见显效的报告。

(5)肿瘤坏死因子(TNF)TNF的抗癌机理为:①对肿瘤细胞有高度特异性,能选择性地抑制其DNA的合成。②通过受体介导性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然后进入溶酶体,引起系列生化反应,发挥直接细胞毒效应。②损伤或阻塞肿瘤血管,引起出血性或缺血性坏死。④增强免疫功能,使辅助T细胞活化和B细胞分化,并激活NK细胞。

肝癌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