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断
发布于 2013/06/13 17:48
发布于 2013/06/13 17:48
鳞状细胞皮肤癌通常简称棘细胞癌、表皮样癌。可发生在皮肤或黏膜上,发病年龄以50-60岁为高峰,男多于女,好发于头面部、手背、包皮、龟头、四肢躯干也可见。病变多数是在某些皮肤病如着色性干皮病、日光性角化病、慢性溃疡、慢性放射性皮炎,寻常狼疮、瘢痕疙瘩、黏膜白斑病等基础上发生,很少发生于正常皮肤上。
初期损害为硬性隆起斑片、斑块,呈淡红或淡黄色;发展后可呈结节或疣状损害,皮损边缘较硬,表面粗糙,顶部常有角化钉刺,与基底黏膜连紧密,若强行剥离基底易出血。皮损不断发展,中央溃破脱落形成溃疡,结痂溃疡面深浅不一,表面糜烂多伴脓性分泌物,结脓痂,发出恶臭味。
皮肤鳞癌发展较慢,以局部浸润为主,可不断扩大,致使骨质受损,破坏器官以致毁容。晚期可见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罕见。
上一篇 : 皮肤基底细胞癌可根据病理分为3大类型
下一篇 : 现代医学对皮肤癌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