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的非手术治疗原则

发布于 2013/10/14 12:02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是面神经核或其下的面神经各段损害所致的面肌麻痹,它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共有症状。由于面神经是混合神经,受损后除影响颜面表情动作外,还会造成咀嚼运动、言语功能、味觉、视觉等功能障碍。

1.周围性面瘫的非手术治疗原则为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常用药物系糖皮质激素和改善微循环药物。

(1)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神经失用者行保守治疗,治疗无效者方考虑面神经减压。

(3)神经变性而肌肉未萎缩者及早进行面神经减压术。

(4)神经断裂者进行神经吻合或移植。

(5)面肌萎缩者施行矫形手术。

2.王正敏提出面神经损伤后,实现面神经再支配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1)同侧面神经核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存活神经元。

(2)近脑端神经必须与面神经核有连接,并能保持轴向再生。

(3)远脑端神经必须与面肌接触,并具有接纳再生轴索的神经内膜小管。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面瘫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