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发布于 2017/04/06 16:50

太田痣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痣有无数种,有的是无害的,但是有的却是有害的,一般常人都有痣,不会影响到人的正常生活,因为它是无害的,然而有一种痣是我们都望而生畏的,它不仅影响美观,还影响人的健康,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太田痣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首先我们了解太田痣。太田痣又称上腭部褐青色痣、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好发于有色人种,如东方人及黑人。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在婴儿期及青春期有两个峰段,其中1岁以内发病占百分之六十一点三五。

接下来了解一下太田痣的临床表现;有报道2/3的患者出生时即有眼部损害,而皮肤损害可在10多年后才出现,损害发生于一侧面部,特别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第二支所支配的部位,故最常见于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着色不匀均,呈斑点状或网状,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状或呈网状,而蓝色较为弥漫。色斑颜色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结节表现。约三分之二患者同侧巩膜有蓝染或褐色斑点,有时睑结合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数患者口腔和鼻黏膜也有类似损害。百分之五到十病例为双侧性。少数患者可伴发伊藤痣、持久性蒙古斑或鲜红斑痣。太田痣极少恶变。

那么太田痣的诊断标准就是根据色素斑的发生部位及颜色。

色淡而范围小者,可试用液氮冷冻、化学剥脱与皮肤磨削术等,部分病例可获较好效果。色深或范围较大者,对上述疗法疗效较差,可选用染料脉冲激光如红宝石和Nd:YAG激光治疗,术后不留瘢痕,可达较好美容效果。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