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冻疮的症状标准

发布于 2017/04/07 17:46

在临床上,治疗冻疮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冻疮发病特点就是治疗之后容易复发,相关皮肤科专家介绍说,对于冻疮的出现,越早发现进行干预治疗,其治疗效果越好。那么,下面就是介绍冻疮的症状标准。

冻疮严重情况下会使损伤皮肤全层,严重者可深达皮下,肌肉或整个肢体坏死,一般伤后37天出现水疱,肢体活动受限,病变部位变紫黑色,周围水肿,疼痛明显,约7天后出现干性坏疽,患部感觉和功能完全丧失。约23周后,冻伤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如感染毒邪可变为湿性坏疽。全身可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甚至出现内陷证。

全身性冻疮者,初起出现寒战,继则感觉迟钝,疲乏无力,视物模糊,幻觉,嗜睡,不省人事,体温逐渐降低,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变浅,脉搏细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一些特殊类型的冻疮,例如战壕足、浸渍足等的病变比冻疮较重。疱,疱破创面渗液,可并发感染,治愈较慢。先有皮肤苍白、发麻;继而红肿、疼痛、起水而且治愈后可能对寒冷敏感,患足有疼痛、发麻、苍白等反应。

冻疮好发于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跟、面颊、耳廓、鼻尖,皮损为局限性红色或紫红色肿块,界限不清,皮温低,有痒感,受热后局部肿胀更显著,易出现水疱,疱液为淡黄色血性浆液,疱破后形成糜烂及溃疡,伴有疼痛。愈后可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常发生在儿童及青年妇女或周围血循环不良者。同一部位反复发作。以儿童多见。往往不自觉,直至手、耳、足等部位出现症状才察觉。局部皮肤红肿,温暖时发痒或刺痛;较重者可起水疱,水疱去表皮后创面有渗液,并发感染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好转后皮肤消肿脱屑,可能有色素沉着。治愈后遇相同的寒冷环境,如未注意,冻疮可再发。

冻疮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