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17/04/24 15:47

梅尼埃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梅尼埃病的诊断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恢复都是有直接影响的,毕竟和其他的疾病相比较,梅尼埃病的治疗难度更大,因此及时的诊断对于患者们来说是需要重视的,那么梅尼埃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1诊断技术

传统检查技术包括听力测试、眼震电图、耳蜗电图、耳蜗积水分析掩蔽程序等。听力测试是建立MD诊断及随访预后的必要指标,甘油试验阳性则具有确诊意义。

2005年,Don等提出了一种新的ABR记录程序,即CHAMP。由于耳蜗积水改变了基膜的反应特性,使得掩蔽效率降低,表现为掩蔽不足。该技术以高通噪声掩蔽进行不同频率掩蔽下的ABR记录,以波Ⅴ潜伏期作为指标,将其与普通模式ABR进行对比,从而评判正常或异常。正常人群中,掩蔽导致波Ⅴ的潜伏期延长;而在MD患者中,则表现为潜伏期缩短。

前庭诱发肌电位是评估椭圆囊及球囊耳石器官功能的一种神经电生理测试,可以进一步分为记录缩颈肌群的胸锁乳突肌电位及眼外肌群的下斜肌电位。前者主要反映球囊功能,后者主要反映椭圆囊功能。

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MRI造影检查有望为内淋巴积水提供直观的证据。

2鉴别诊断

外周性前庭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很多共通之处。总体而言,依据解剖学、生理学、典型症状及表现,可将外周性前庭疾病分为3大类:①慢性双侧性前庭功能丧失,特征表现为头部运动时的振动幻视(头动时不能维持凝视稳定)以及步态与姿势控制障碍,例如双侧前庭病;②急性或亚急性的单侧前庭功能障碍,特征表现为急性发作的严重旋转性眩晕、振动幻视及失平衡,例如前庭神经元炎;③外周前庭系统的发作性、不完全性刺激或抑制,以反复发作性眩晕为主要特征,例如BPPV、MD、阵发性眩晕症、上半规管裂综合征。

每例鉴别诊断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临床检查,特别是头脉冲试验、位置性检查、眼震检查、听力测试、姿态检查。双侧前庭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运动相关的位置性眩晕步态不稳、行走时视线模糊以及空间记忆和辨别障碍。前庭神经元炎的主要特征为急性、持续性、旋转性眩晕,朝向对侧耳的水平旋转、并可被固视所抑制的自发性眼震,体位相关的失平衡以及病理性头部脉冲试验。BPPV的确诊有赖于在位置试验中引出的位置性眼震,并据此判断责任半规管的管石症或嵴石症。阵发性眩晕症的特征为无明显诱因、反复、短暂发作的眩晕,定常态MRI可见95%患者存在小脑前下动脉对第八脑神经的神经血管压迫。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包括其他迷路瘘管)主要表现为压力改变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眩晕、头晕、失平衡,可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