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的艾灸治疗

发布于 2017/04/25 15:52

息肉一种常见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于鼻息肉的治疗,艾灸也是一种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鼻息肉的艾灸治疗,下面我来为我们进行一一介绍。

艾灸可以说是鼻窦炎的克星。操作非常的简便,而且有一定的效果。用艾灸调理过敏性鼻窦炎,会有95%的有效率和60-70%的痊愈率,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简单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下面就来介绍下艾灸调理鼻窦炎的方法:

取穴穴位: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太阳穴、鼻梁、迎香穴、神阙穴、关元穴、肺俞穴。

艾灸方法:每天1次,肺俞穴、神阙穴、关元穴每穴20-30分钟,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太阳穴、鼻梁、迎香穴每穴10-15分钟。

【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上1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患者一般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

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口眼斜、头痛等头目疾患。

【印堂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

取穴方法:印堂穴在人体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失眠、睑缘炎、鼻窦炎、鼻炎、鼻出血、高血压等。

【攒竹穴】:位于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动、眉棱骨痛、及急性、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以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疾病: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鼻梁】:艾灸鼻梁也能够起到缓解和治疗鼻窦炎的症状,鼻梁并非穴位,而是人体呼吸器官鼻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有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一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是穴。

阿是穴,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在鼻翼两旁,有一个凹陷点,按压的时候有一些酸胀的感觉。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眼睛正视,在鼻孔两旁五分的笑纹(微笑时鼻旁八字形的纹线)中取穴。

主治疾病: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面肿、鼻寒、鼻息肉、多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面痛、唇肿、面神经麻痹、面痒等。

【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

取穴方法:位于腹在脐中部,肚脐中央。

主治疾病:胃炎、泄痢、绕脐腹痛、脱肛、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眩晕、少腹疼痛、吐泻、痢疾、脱肛、便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等。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或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穴位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旁开1.5寸处。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吐血、盗汗、鼻塞、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经及呼吸道疾病。

肺俞在治疗鼻窦炎方面功不可没。我们都知道,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肤与毛发等组织,有分泌汗液、润泽皮肤、调节呼吸和抵御外邪之功能,是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

肺通过其宣发作用能将卫气和气血津液输布全身,温养肌腠皮毛,以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见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气支配的,所以说“肺主皮毛”肺主一身之皮毛,在治疗鼻窦炎和外感的时候,肺俞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艾灸治疗鼻窦炎,灸后鼻腔内白细胞明显降低,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很快改善机体的免疫力。所以,在治疗鼻窦炎和感冒的时候,最好加上肺俞穴。

给各位艾灸的朋友们一个提醒:

对于鼻窦炎的艾灸,大多取穴在面部,在面部艾灸,比较好的艾灸方式就是手持艾条悬灸,逐渐体会热度。治疗疾病坚持很重要,毕竟艾灸属于外部疗法,在于长期的坚持,只有坚持下来就会有效果的。尤其是到了返病的时候,更应该坚持,往往很多人在此期间放弃。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