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早期预防有哪些方法

发布于 2017/05/18 18:20

弱视常发于儿童,很多家长不注意孩子的眼睛,等到发现是弱视时,治疗往往太迟了。那么,弱视的早期预防有哪些方法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弱视的成因以及预防方法,希望帮助更多的儿童远离弱视,保持眼睛健康。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弱视的早期预防:

1、及时治疗眼病,预防弱视

尽早发现可引起弱视的疾病。对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先天白内障、上睑下垂、眼睑血管瘤等及时治疗,避免引发弱视。避免长时间遮盖眼睛,影响儿童眼睛发育,引发弱视。

2、补充营养,多做户外活动,促进眼睛发育,预防弱视

5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时期,应该补充钙、锌、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等视力健康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同时,多到户外活动,使孩子的眼睛在自然光线刺激下发育成熟,避免弱视。

3、定期普查视力和屈光状态,及时发现弱视

治疗弱视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斜视、视物歪头、眯眼或贴得很近等等都是弱视的先兆,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的现象,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因为约有1/2的斜视合并弱视。一般孩子2岁后每半年一次定期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眼位、是否有眼底病变等。发现问题后及时确诊、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以上是关于弱视的预防和成因的介绍,可以看出弱视的成因除了先天性的因素外,后天性的用眼不注意更是导致孩子弱视的罪魁祸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孩子眼睛的重视,定期检查眼睛,并注意增强眼部营养,减少弱视的发生。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