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区的临床护理体会有哪些

发布于 2017/06/22 11:20

人格障碍区的临床护理体会有哪些呢?人格障碍患者的护理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世界,同样的,他们也不能理解我们的想法,但我们是帮助他们走出痛苦的主要摆渡人。只有我们能放下偏见,包容、接纳他们,才可以让他们走出困境。

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不能混为一谈。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是指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严重的精神障碍及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随着疾病痊愈和境遇改善,有可能恢复或部分恢复。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且持续终生。人格改变的参照物是病前人格;而人格障碍主要的评判标准来自于社会、心理的一般准则。

对于人格障碍和疾病的区分并不总是容易做到,区别的关键是不正常行为持续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原来行为正常,后来在生活的某一阶段出现异常,就可以认为是疾病,如果其行为由幼年起一直不正常,则说明是人格障碍,如果行为隐渐发生改变(偏执性精神障碍)则不容易区分。

1、提供舒适环境,建立良好治疗关系:人格障碍患者最明显症状是其不适当行为,而住院的陌生环境,陌生人际关系都可能成为诱发其不适当行为的因素,甚至可以导致患者焦虑、恐慌、愤怒。护理人员应以坦诚、和蔼、接纳的态度对待患者,主动向患者介绍环境、病友,工作人员及患者应知晓的规章制度,以使其尽快熟悉环境。若在条件许可时,建立一对一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则更加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护理的效果。

2、心理护理:尊重关心患者,与患者建立融洽的关系,倾听患者诉说,满足患者的社会交往,适当满足患者的需求;引导患者认识其不适当行为的不合理之处,指导患者建立适当的行为模式,对患者的适当行为表现及时给予强化;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家庭、工作和社会的责任感。

3、防止意外发生:根据对患者行为模式的评估,应该密切观察,防止发生意外。首先应该与患者共同讨论,针对个人的情况,哪些是属于不可接纳的行为,并使他明确对其行为的期望及不良行为或暴力行为的后果,必要时可用书面协议的方式帮助患者克制。当患者情绪不能克制时应立即寻求护理人员的帮助。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掌握一些发泄自己激烈情绪的方法,如打沙包、参加工娱活动、唱歌跳舞等,对于情绪激烈患者可让患者独处在保护室,必要时可暂时约束。在这期间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安全的距离,并避免主动接触患者身体。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设法排除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如噪音、病友之间的矛盾、家属与患者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等。

4、角色扮演方式:角色扮演方式是给患者规定场景、情况和人物,让患者以扮演角色的方式进行训练及自我肯定,这种方式使患者在不具威胁的情景下练习新行为的可行性,也可借此提高自信。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特点在病房内人为的替患者制造角色,给患者以实践机会,即便失败,在这一特殊群体内对患者的打击也不会很大。

5、针对不同症状进行相应护理:护理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时,要防止和控制其冲动行为和暴力攻击行为,注意保护周围其他患者的安全;护理偏执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时,主要矫正患者的病理性嫉妒和超价观念;而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患者,要针对其社会性退缩,和情感淡漠进行护理。对冲动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注意预防其冲动行为的发生和减少行为对他人的伤害;在护理癔症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时,减少环境的消极暗示,减少对其症状的关注;而对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应指导患者改善其强迫性的行为模式。

人格障碍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是痛苦的,他们承受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另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也带给我们痛苦,由于治疗上困难重重,护理也就承担了帮助患者康复很大部分的责任,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人格障碍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