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

发布于 2017/06/23 10:40

现在随着生活的日新月异,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很多年轻人不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患上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疾病,有数据显示,现在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在城市中的比例是居于增长的态势。那么精神分裂症是怎么患上的,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

要想了解精神分类证是否遗传,我们首要的是要弄明白患精神分裂症的几个发病因素。

首先:神经生物学因素

神经生化研究显示,患者存在有多种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主要涉及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中枢多巴胺水平增高,功能亢进,传统抗精神病药均为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受体的阻滞剂。中枢5-羟色胺水平异常,新型抗精神病药除了对多巴胺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羟色胺受体有拮抗作用。中枢谷氨酸水平低下,功能不足。

其次:遗传学因素

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数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遗传学研究提示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发病是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

通过上边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因素的讲解,我们不难看出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发病因素中很重要的一条,所以说精神分裂症是会遗传的。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