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遗传原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17/07/17 10:20
发布于 2017/07/17 10:20
对于精神障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精神障碍有很多发病原因,其中遗传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因,那么,精神障碍的遗传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的介绍。
精神障碍的种类很多,除了一小部份器质性精神障碍和智能不足有明确的遗传情形之外,其馀都是体质、心理和环境等多重原因造成的。由研究得知,一般人罹患精神障碍的比例为千分之三,而精神障碍患者的血亲患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
以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患有精神障碍的病人,其同胞兄弟之罹患率为百分之十五,假如父母有一方患病,其子女罹患率增加至百分之十六,若双亲均患有该病者,其子女之罹患率为百分之四十。至於周期性的躁郁病,一般人的罹患率是百分之零点六左右,异卵双胞胎的罹患率是百分之二十六,而同卵双胞胎罹患率是百分之九十五。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遗传的影响。
虽然遗传对精神障碍的成因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绝对因素,也就是有遗传影响的子女并不一定都会发病,我们不能忽略后天生活环境的因素。精神障碍分先天和后天。先天性精神障碍在法律上是禁止结婚的。如果她是后天性精神障碍,那就没什么担心的。如果是先天性的,那还是先检查一下再做决定。
例如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患精神障碍的可能性是健康人子女的十甚至几十倍。你朋友的姐姐有精神障碍,那么她也有携带一些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们未来的孩子患病风险会稍微大一些。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因为一方面多数精神障碍患者的父母和其他长辈并没有精神障碍病史;二来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只有发病或不发病两种可能,病人的子女中也大多数是不会得病的。所谓遗传是对于某个群体而言的,不是说这个孩子一定会得病。
上一篇 : 为什么精神障碍会遗传
下一篇 : 精神障碍会不会遗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