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脑炎的早期症状
发布于 2025/06/22 16:56
发布于 2025/06/22 16:56
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可能出现发热、精神萎靡、头痛、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病毒性脑炎主要由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通过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确诊。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多数患儿以中低度发热起病,体温可波动在38-39摄氏度。发热可能伴随寒战或出汗,退热药物效果常不显著。需注意与普通呼吸道感染区分,持续超过3天的发热需警惕神经系统感染可能。
患儿表现为异常嗜睡或烦躁交替,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可能出现眼神呆滞、表情淡漠等意识状态改变,严重时可出现谵妄。这种精神状态改变是区别于普通感冒的重要指征。
年长儿可主诉头部胀痛或搏动性疼痛,婴幼儿则表现为哭闹不安、拍打头部。头痛多呈持续性,咳嗽或低头时加重,清晨症状较为明显。部分患儿会出现前囟门膨隆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呕吐多为喷射性,与进食无关,可能伴随恶心。这种呕吐由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使用常规止吐药物效果有限。频繁呕吐需警惕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风险。
患儿拒食奶水或固体食物,进食量明显减少。可能伴随吞咽困难、流涎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营养摄入不足。需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病毒性脑炎患儿应保持安静卧床,头部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记录体温及意识状态变化。恢复期可进行肢体按摩及被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定期复查脑电图及神经系统评估,监测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居家环境需保持通风,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