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自我诊断方法
发布于 2017/10/11 16:58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7/10/11 16:58 复禾健康
很多的新生儿出生没有几天就发生了黄疸,一般的症状就是皮肤黄,这样的情况让家长很担心,尤其是初次为父母的朋友们,没有经验,所以,我们要学习一下溶血性黄疸的知识,可以方便我们来确认诊断,下面我们就讲一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自我诊断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识别与护理:约有半数以上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和巩膜(白眼珠)黄染,这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沉积在皮肤表面所致,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由于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寿命短,易被破坏,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如果黄疽出现过早或消失过迟,或黄疸程度过重,或逐渐减轻后又再加重,婴儿精神不佳、吸奶少或拒奶等临床症状时,则属病理性黄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识别以及护理常识,现在大家应该是很清楚了,如果孩子发生了疾病,家长要及时的就诊,新生儿黄疸这种疾病只要治疗早点,基本上很快就能治愈的,不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什么伤害。
上一篇 :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诊断标准解读
下一篇 : 溶血性黄疸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