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17/10/24 17:21 复禾健康

近几年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人越来越多,究其原因可能与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有一定的关系,这个病可大可小,有了症状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去确诊,那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下面让我们为大家解读一下这个问题。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第一、幽门螺旋菌检查:慢性胃炎的阳性率在百分之四十到六十之间,阳性发现与病变活动性有关。近年来幽门螺旋菌检查,已被作为治疗观察和研究慢性胃炎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胃分泌功能测定:胃分泌功能是由胃粘膜各种细胞分担分泌的生理作用,胃内腺体除主细胞、壁细胞、粘液细胞和被覆之上皮细胞均有分泌功能外,胃内泌酸腺区和幽门窦腺区至少还有7种内分泌细胞,散在于基底膜和上述外分泌细胞之间,对于调节胃粘膜外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胃泌素细胞分泌的胃泌素最为重要。

第三、胃粘膜活检组织检查:是确诊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由于胃粘膜病变之程度和性质,在胃镜下与病理组织检查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其符合率约为百分之六十到八十。因此,依据胃镜检查临床上可诊断慢性胃炎,而活组织检查则是确诊慢性胃炎,并作为分型、分度的根据。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由于萎缩性病变往往呈灶性分布,故在活检时,应在胃分区的不同部位及病变区的同一部位做多点多块活检,一般认为以3~6块为宜,并要求尽可能深达粘膜肌层。在复查时尽可能在原病变部位钳取组织。

第四、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对轻度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气钡双重对比检查,对中、重度病例诊断优于一般钡餐,主要表现为异常皱褶、锯齿状边缘或切迹等,约百分之七十的胃底部萎缩性胃炎可发现直径1~1.5mm以上的胃小区病变。适用于定期随诊及初步了解治疗中的发展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慢性浅表性胃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