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好吗
发布于 2017/10/27 14:00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17/10/27 14:00 复禾健康
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好吗,其实运动也是对疾病治疗有帮助的,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是通过制定合理的运动、心理处方和安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范围,用以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促进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包括运动康复和心理康复为主,本篇主要讨论运动康复。
1.运动康复的原则
(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评估结果,选择个体化的运动处方;
(2)运动类型:推荐有氧运动训练。强度可逐渐增加至中等强度,即百分之40-60最大摄氧量(4~6METs);形式上自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逐步升级。早期应当避免竞技体育项目,因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能导致猝死发生率增加。
(3)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度的设定:运动强度对运动的效果和安全性有直接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运动的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运动适宜心率=170(180)-年龄(岁),60岁以上或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用170一年龄;还有一种计算方法:以最高心率×(百分之40-85)作为靶心率,其中最高心率=220-年龄(岁)。运动持续时间要求每次45~60min,包括15min热身、20-30min有氧运动、l0min冷静期,以及5-10min放松期。
2.阶段法康复
(1)急性阶段康复治疗方案
急性康复治疗常在监护恢复病房、普通病房进行,恢复良好,行早期PCI。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心肌梗死3-7天后),并控制活动强度在低水平,即大约为1~2代谢当量。这些活动包括个人生活、进食、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及床边椅坐位等。活动时以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不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不出现不适症状,心电图没有缺血改变为宜。我国并发症AMI患者均采用2周的康复程序治疗。此阶段康复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和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2)早期恢复阶段康复方案(一)
主要针对出院早期患者的康复,一般在病后3个月内进行。心肌梗死11-12周,患者多能完成二级梯双负荷,相当于6-7METs,即可进入社区康复治疗程序。在此阶段,医务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帮助患者制订运动方案,安排患者定期进行康复运动,记录具体执行情况,评价提高康复效果等。
(3)恢复阶段康复方案(二)
恢复阶段康复应持续至第二阶段后6~9个月。主要任务是:协助患者将已改变的生活方式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内容包括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开展职业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等。
(4)应当降低康复进度的情况
冠脉多支病变未完全血运重建,出现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室内血栓、心肌梗死面积大的患者应当运动康复应当谨慎,逐步进行。牢记“因人而异,逐步推进”,过早,过分激进的进行锻炼可能导致心脏损害。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
3.具体实施方案
运动康复方案不应僵化,强调个体化,首先是安全。如果运动时间超过3~5min,则需要采用较低强度(百分之40-50峰值氧摄入量)。可以采用小肌群抗阻训练,但强调小负荷、短时间、小运动量。推荐采用百分之25-35最大呼吸压的抗阻吸气肌训练(20-30min/d)以增加呼吸肌耐力。高强度有氧训练、间断性训练和抗阻训练的安全性已经得到证实,可以有显着的生理和心理改善,运动耐力提高,心脏功能和骨骼肌功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外周血流改善,神经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运动前评估
静息状态下心悸、气促、胸痛、心律失常、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动态改变,均不能急于进行心脏运动康复。注意,心肌梗死后心电图会长期动态恢复,应当结合数次心电图改变动态分析是否仍存在缺血,或者仅是心脏恢复的表现。平板运动试验可以提示心脏恢复状态,和患者可以安全耐受的运动强度、时间,且无创、价廉,患者容易接受,是目前比较推崇的评估方式。
稳定的运动训练方式
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训练的频率:损害较重的患者建议进行5~10min的短时多次日常训练;功能良好的患者建议更长时间(20~30min)的训练,3~5次/周。训练的强度:主要是根据自我感觉,运动及运动后微出汗,但无明显不适;或根据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00~110次/min并能在5min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注意定期可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除外可能存在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的存在,保证运动康复的安全进行。
可结合患者病情、合作态度、社会地位和环境情况,制订一个患者所乐于接受,与其愿望、生活习惯相适应的合理的方案,取得患者家庭的合作,将康复医疗、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结合起来,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上一篇 : q波异常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 心肌梗死患者的单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