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初步诊断

发布于 2018/01/22 15:38 复禾健康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生活中大家患病率和发病率都是居高不下,而且容易复发,很多患者都是到了感觉到尿道疼痛,绞痛才去医院检查,其实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会好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输尿管结石的初步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其程度与结石大小、部位、活动度及有否损伤、炎症、梗阻有关。

1、疼痛患侧肾区、腰部、胁腹部疼痛有时伴输尿管行径、患侧睾丸疼痛。大结石活动度小痛感轻,表现为钝痛、隐痛或无痛;小结石移动度大常引起肾绞痛肾绞痛表现为突发性剧烈难忍疼痛,呈阵发性,先从腰胁部开始并沿输尿管行径向同侧腹股沟、睾丸或阴唇放射,发作时患者精神恐惧面色苍白、坐卧不安,严重时可伴恶心

呕吐。输尿管下段结石会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2、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前者更常见,有时活动后镜下血尿是唯一症状。血尿程度与尿石对尿路粘膜损伤程度有关,如完全性梗阻或固定不动,则可能无血尿。

3、排石少数患者发觉自行排出沙砾样细小结石

4、感染:部分上尿路结石可并发尿路感染或本身即感染性结石。在儿童上尿路结石中,尿路感染可能是主要表现,应当关注。上尿路结石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或脓肾时会畏寒、发热、寒颤等全身症状。

诊断

当患者腰痛和血尿同时出现时应首先考虑上尿路结石,尤其是典型肾绞痛表现时,如有排石史可进一步定性诊断。第一次发作时的情况十分重要,需明确确认疼痛发作及其放射痛部位。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验:尿常规常见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常提示炎症,不一定是感染;结晶尿常见于肾绞痛发作期,结晶形态可提示结石成份类型;尿PH值常因结石成分差异而不同;尿培养可明确病原菌类型,结合大量脓尿出现,有助于明确感染,相应药敏实验可为指导抗生素应用提供参考。24小时尿成石风险因素定量检测是许多结石病因诊断的重要标准,主要用于评估复发风险较高的结石。

血液检验:肾绞痛发作时血常规中白细胞可轻度升高,通常为机体应急反应,只有血白细胞>13*109可考虑泌尿系感染。血生化中肾功能和电解质检测是评估代谢和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结石分析:确定结石性质的方法,是诊断结石病因的核心技术,结石样本来源于自行排石或术后取石。我院有最先进的红外光谱结石分析仪,已完成数千例结石分析,并结合24小时尿成石高危因素可为反复结石发作病人提供尿石病病因分析

影像学检查

B超:尿石筛查重要手段,结石显示为高回声伴声影,除显示结石(可发现X线透光的结石)外,还可发现结石引起的肾积水、肾萎缩、肾血供改变。

泌尿系X线平片:与B超联合使用时确认肾结石的常规检查,在X线片上显示为高密度影。关于结石体积、数目、形状以泌尿系平片为准。受肠道内容物和肾周骨骼干扰可漏诊结石,不能仅凭泌尿系平片否定结石存在。

所以输尿管结石一定要以预防为主,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很好的避免疾病的产生,对于身体的呵护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