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布于 2018/02/27 16:19 复禾健康

患了下肢静脉血栓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因为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失去行动能力的后果,因此对这种疾病就不能够单单进行治疗了,做好日常的护理也是非常有必要,那么患了下肢静脉血栓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下肢淤血肿胀,日常护理中要认真观察患者患肢水肿情况、腓肠肌挤压试验和霍曼征。我们测量膝下15cm和膝上20cm处周径作为观察指标,一般每5天一次,做好记录同时告知主管医生,并在每天的常规护理中观察患者患肢腓肠肌松软度和霍曼征。

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急性期,为防止肺动脉栓塞发生,应嘱患者卧床抬高下肢,一般抬高患肢10-20°,在血栓发生1周后发生肺栓塞的几率就会明显减低,可以嘱患者先床旁站立,并逐渐开始平路步行,但应避免上下楼梯、久站和久坐。对于陈旧性静脉栓塞我们建议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的前3-5天,避免太多活动,防止血栓表面新鲜血栓脱落,在治疗3-5天后患者即可以自由活动,但也应避免过度劳累、久站和久坐,在活动后最好卧床抬高下肢10-20分钟,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下肢肿胀。不管是急性期还是陈旧性静脉栓塞都应该避免对患肢进行按摩、推拿等治疗。

对于所有静脉血栓患者建议穿弹力袜和/或应用弹力绷带,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同时还可以预防浅静脉曲张、下肢淤血性皮炎等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

下肢静脉血栓是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很易产生焦虑情绪,因此患者住院后要耐心安慰病人接受现实,正确对待静脉栓塞,同时在治疗时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积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指导家属定期观察患者肢体情况,由于静脉栓塞住院治疗时间较长,在陪护时防止流露出厌烦情绪,共同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