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应该检查什么

发布于 2018/03/01 16:31 复禾健康

下肢静脉血栓应该检查什么呢?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很多患者们都是比较难发现的,这样就会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多去关注这方面的常识,尤其是家中有患这种疾病的人群,那么,下肢静脉血栓应该检查什么呢?

下肢静脉血栓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血管彩超、凝血四项

实验室检查

1.血液D-二聚体(D-dimer)浓度测定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复合物溶解时产生的降解产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上升,但手术后或重症病人D-二聚体浓度也有升高,故其阳性意义并不大。如果D-二聚体浓度正常时,其阴性价值更可靠,基本可排除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准确率达97%~99%。

2.血常规急性欺期常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加。

3.血液生化可有乳酸脱氢本科等的增高。

4.血液黏稠度、血液凝固性、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检查。

影像学检查

1.容积描记法一种间接的血循环生理学检查方法,包括电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应变容积描记法(SGP)、静脉血流描记法(PRG)和光电容积描记法(PPG)等,其中以电阻抗体积描记法应用最广泛。血流是体内良好的电导体,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阻抗的改变来了解血容量的变化。检测方法是在大腿上绑充气压脉带,小腿上绑电极带。先将充气带内压力升至6.67kPa(50mmHg),持续1~2min,使下肢静脉充分扩张,静脉容量达到最大限度。再将充气带快速放气,测定电阻的下降速率。此法适用于髂、股、腘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病人,准确率达百分之九十六。优点是无损伤检查方法,能相当准确地检测出主干静脉阻塞性病变。缺点是:①对小腿静脉丛静脉血栓的检出率较低;②对静脉未完全阻塞的无症状下肢静脉血栓者检出率低;③对已再通或侧支循环已形成的陈旧性血栓检出率低;④不能区别阻塞是来自外来压迫还是静脉内血栓形成。

2.彩超检查超声检查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有相当高的检出率。其优点是:①无损伤;②能反复检查;③对有症状或无症状的病人都有很高的准确率;④能区别静脉阻塞是来自外来压迫或静脉内血栓形成;⑤对小腿静脉丛及静脉血栓再通的病人也有满意的检出率。

3.下肢静脉造影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一直作为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黄金标准,具体方法是:①病人仰卧于X线检查平台上,头高足低,倾斜30°~45°;②踝部扎一橡皮止血带,使其恰能阻断浅静脉回流;③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足背浅静脉;④病人患肢呈悬垂状态,并略向外展;⑤足背静脉内注入百分之三十的泛影葡胺或非离子型碘造影剂50ml;⑥在电视屏跟踪下,对小腿、膝、大腿作连续摄片;⑦当造影剂至髂静脉时,将检查平台倾斜度增至60°,嘱病人尽量屏气(Valsalva法),使造影剂在髂静脉内浓聚,再行髂静脉摄片。

4.磁共振静脉显像(MRV)由于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与血管周围固定的组织在磁场中对射频脉冲所产生的磁信号不同,使血管影像得以显示,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选择显示动脉或显示静脉。另外也可通过静脉内注射相位增强剂,更好地显示血管影像。MRV对近端主干静脉(如下腔静脉、髂静脉、股静脉等)血栓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相比较,MRV为无损伤检查方法,无造影剂过敏及肾毒性等副作用,图像甚至更清晰。缺点是检查费用较昂贵,某些下肢骨骼中有金属固定物,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无法行MRV检查。

5.125I纤维蛋白原摄入检查利用放射性核素125I的人体纤维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所摄取,每克血栓中的含量要比等量血液多5倍以上,因而形成放射显像。通过对下肢的固定位置进行扫描,观察放射量有无骤增现象,来判断有无血栓形成。缺点是不能诊断陈旧性血栓,不适用于盆腔部位的静脉血栓(因含有核素的尿液在膀胱内积聚,使血栓无法与之鉴别),另外下肢如有炎症、血肿、创伤等也会造成核素积聚而难以鉴别。目前此种检查方法已逐渐被彩超或MRV所取代。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