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扁桃体炎由什么引起
发布于 2025/06/20 09:55
发布于 2025/06/20 09:55
细菌性扁桃体炎主要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其他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厌氧菌等。发病与免疫力下降、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口腔卫生不良、季节变化、接触传染源等因素相关。
过度疲劳、熬夜或患有慢性疾病会导致免疫功能减弱,扁桃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口腔及鼻咽部定植的致病菌乘虚而入引发感染。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
龋齿、牙龈炎、鼻窦炎等邻近器官的细菌感染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循环波及扁桃体。急性发作期需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灶,日常注意口腔清洁,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
共用餐具、不洗手进食等行为易造成致病菌传播,儿童尤其容易通过接触污染物品感染。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定期更换牙刷可降低感染概率。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冷空气刺激导致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同时人群室内聚集增加交叉感染机会。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室内通风,高危人群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继发感染。
接触患者飞沫或分泌物是主要传播途径,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易暴发流行。患者应佩戴口罩隔离,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可预防性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细菌性扁桃体炎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代谢毒素。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咽拭子培养明确病原菌,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并发症时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恢复期可适量食用蜂蜜、梨汁等润喉食物,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咽部清洁。
上一篇 : 宫颈炎用什么药比较好呢
下一篇 : 怎么分辨咽炎和扁桃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