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的病因症状
发布于 2025/06/29 07:43
发布于 2025/06/29 07:43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发热、咽痛、头痛、乏力等。支原体肺炎的病因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感染者、季节变化、慢性基础疾病、年龄因素等有关。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因素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风险。这类人群需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
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与感染者共处密闭空间或密切接触时,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能导致感染。在流行季节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可能减弱,此时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升高。温差较大时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减少呼吸道刺激。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者更易发生支原体肺炎。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病原体更易定植和繁殖。控制基础疾病对预防支原体肺炎很重要。
儿童和青少年是支原体肺炎的高发人群,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有关。5-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容易出现聚集性病例。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呼吸道症状。
支原体肺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梨、百合等润肺食物。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药物治疗。预防方面应注意勤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流行季节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上一篇 : 新生儿肺炎怎么引起的原因
下一篇 : 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