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chronicgestritis)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是一种常见病,也是部队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积极治疗慢性胃炎才会提高其治愈率,中药治疗慢性胃炎治愈率也很高。
中医辩证治疗
历代医家论述较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张仲景认为病因与“宿食”有关;孙思邈指出“九种心痛”,实际包括许多原因所致之胃痛;李东垣、朱丹溪则认为与饮食劳倦,中气不足,寒邪袭胃有关,这对于认识本病有一定帮助。总之,本证之发生多由
胃热、肝火、脾虚、
瘀血引起。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火犯胃
由于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
症见
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
嗳气恶心,脘胁胀闷,
烦躁易怒。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脾
气虚损
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症见胃脘
隐痛,
呕吐清水,面色萎黄,
神疲乏力,甚则
呕血,大便色黑。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
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
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热伤胃络
由于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日久化热而致。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
高热汗出,
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黄赤。舌质绛红,苔黄燥,脉象洪数。治宜清热泻火。药用黄芩、黄连、大黄、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生地黄、侧柏炭、大蓟炭、甘草等。
瘀血阻络
由于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症见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
针刺,夜间尤著,或彻胸背,
呕血便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药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黄、赤芍、广木香、佛手、制没药、制乳香、甘草等。可以用古方谓崧茶,养胃引古方,健脾养胃。
古方谓崧茶
【材料】山楂、麦芽、甘草等天然草本为原料
【制作方法】
1、每日2次,每次取1-2袋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3-10分钟后趁热饮用,可反复冲泡至色淡为止。
2、可根据个人爱好适量加入蜂蜜。
根据古老茶疗方法,专门调理慢性胃炎,有效减轻慢性胃炎症状的同时,全面调理肠胃,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恢复机体正常活动,防止慢性胃炎再次复发,可以治愈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