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遗传因素明显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遗传因素明显致病基因上百
由于精神病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因此,医学专家们从分子遗传学、细胞遗传学、临川遗传学等多个角度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先天性遗传障碍、细胞染色体异常、与精神病人的血缘关系,是造成精神病的原因。在各种有可能导致精神病发病的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达到了80%。岳伟华举例说,如精神分裂症就具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倾向性很高。
与精神病致病机理研究密切联系的是:已经发现了上百个致病基因。2000年5月,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苏格兰人类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家声称,他们发现了两个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基因。2001年3月,德国科学家称,他们可能发现了与紧张性精神病有关的一种关键基因wjl1,这种基因导致的遗传性精神病会使人出现幻觉、错觉,行动也会变得失常。


医学专家公认的重大突破是2001年人类基因组排序草图的完成,在这一基础上,各国科学家普遍指出,基因缺陷是许多严重精神病产生的重要因素,现已发现了约40个基因可能会与恐惧症的形成有关;另外,有一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显然是有基因缺陷,而且这些缺陷经常出现在第6和第8条染色体上。
“神经递质”为中国学者突破性进展
最近几十年来,我国精神病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递质放面,由于临床效果很好,已经被国际精神病学界所瞩目。
所谓“神经递质”,是负责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多巴氨和五羟酸氨受体是两种主要的负责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临床上把药物直接作用于多巴氨和五羟酸氨受体上,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由此我国学者明确提出了精神病致病机理的多巴氨假说。


目前,我国精神病学者主要关注谷氨酸、神经发育假说,以及氧自由基的损害作用等问题。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模型,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或触发了遗传效应进而改变了个体的发育过程
医学专家认为,胎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发育进程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如果胎儿时期神经发育受到影响,成年时期会发现脑结构异常。因此,通过胚胎时期神经系统的研究,寻找和基因紧密联系的临床生物标志,能够进一步确定哪些基因与精神病的致病机理可能相关。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