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病淋巴瘤的诊断的要点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淋巴瘤是一种社会上很常见的疾病,在我们国家淋巴瘤有两种,一种是良性的,一种是恶性的。恶性淋巴瘤多发生在青壮年身上。恶性淋巴瘤又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两种情况。和其他国家相比较,我们国家的淋巴瘤患者一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居多,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的要点是什么?
霍奇金病发生于B淋巴细胞,病理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及淋巴细胞削减型.主要沿邻近淋巴结转移,纵膈受侵多见,较少侵犯结外器官。
【诊断要点】
1.常见症状淋巴结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中或硬、活动或融合。抗炎治疗时,肿块可有暂时性的缩小。发生部位以颈部淋巴结最多见,其次为纵隔、腋窝、腹盆腔和腹股沟淋巴结。原发于纵隔淋巴结的HD常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2.临床检查病理检查应做淋巴结切除活检而不是淋巴结穿刺,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体格检查包括行为状态评分、全身浅表淋巴结、韦氏环、心肺、肝脾、腹部肿块、皮肤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LDH)、血沉、心电图和骨髓穿刺或活检是最基本的检查。
4.影象学检查
•胸部正侧位片。
•CT:胸部CT检查纵隔淋巴结和肺,腹盆腔CT主要检查肝、脾和腹盆腔淋巴结。
•B超:在经济困难时,可考虑腹盆腔B超代替CT检查。
•同位素扫描:纵膈大肿块或淋巴结大肿块(>10cm)时,镓67同位素扫描应作为常规检查。
5.临床分期
目前国内外主要根据AnnArbor进行临床分期,分期标准如下。
AnnArbor临床分期
I期:一个淋巴结区受侵(I期);或一个淋巴结外器官或部位受侵(IE).
II期:横膈一侧两个或超过两个淋巴结区域受侵(II);或者一个淋巴结外器官受侵合并横膈同侧一个或多个区域淋巴结受侵(IIE)。
注:淋巴区域受侵的数目用下标注明,如II2。
III期:横隔两侧淋巴结区域受侵(III),上述情况下可合并局部结外器官或部位受侵(IIIE);或合并脾受侵(IIIS);或结外器官加脾受侵(IIIE+S)。
IV期:同时伴有远处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侵。
临床分期应标明有无B组症状,无B组症状为A。B组症状指下列症状:
•连续3天不明原因发热超过38℃.
•盗汗.
•诊断前6个月内不明原因体重减轻>10%。
巨块型病变定义为:
•纵隔肿瘤宽度超过第5和第6胸椎间胸廓最大横径的1/3;
•肿块最大直径>10cm。
以上就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的要点,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在生活中,大家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要点是很有帮助的。大家在生活中可以用这些诊断的要点来自己初步的判断自己是的是患上了非霍奇金淋巴瘤,以便及时的接受治疗。
上一篇 : 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病理分期
下一篇 : 淋巴瘤是怎么样被诊断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