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诊断和分型

发布于 2016/03/25 11:10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在胎儿时期及出生前,因大脑受到了损伤而引起的疾病,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进步,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升高的趋势,脑瘫患儿普遍存在肌肉麻木、无力、失调、动作异常等,因此根据不同的发病特征又将脑瘫分为多个类型,那么脑瘫的诊断和分型分别是什么呢?

根据发病特征将脑瘫准确分型

1、按肌张力、姿势、运动障碍表现分类具体有:(1)痉挛型:发病率最高,占全部脑瘫病人的60~70,常与其他类型同时存在。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握拳,下肢内收、肌张力增高,大腿外展困难,跟腱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巴氏征阳性。(2)手足徐动型:约占脑瘫的20(锥体外系),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紧颜面肌,舌肌及发育器官肌肉运动均受累,常伴有语言障碍,但智力无碍。(3)强直型:少见,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4)共济失调型:表现为小儿症状,眼球震颤,上肢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5)震颤型:此型很少见。(6)肌张力低下型:少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受累部位软弱无力。(7)混合型:以上几种类型同时存在一个患儿身上。

2、按受损部位分类具体分类:(1)四肢瘫型:上下肢严重程度类似。(2)双瘫型:两下肢受累较重,上肢和躯干受累较轻。(3)截瘫型:以双下肢受累明显,躯干上肢正常。(4)偏瘫型:一侧肢体躯干受累,有时上肢受损明显。(5)双重性偏瘫型:四肢均受累,但双上肢重。左右侧严重程度可不一致。(6)三肢瘫型:三个肢体受累。(7)单瘫型:单个肢体受累,少见。

此外,对于脑瘫的分类,在6个月之内或者稍迟些时候,尚缺乏准确性。特别是对于软瘫型患儿,往往令人难以判断以后究竟会发展成哪一类。还有些早期被认为是痉挛型四肢瘫的患儿,可能后来会变成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另外,在早期对于脑瘫婴幼儿运动障碍及罹及的部位和程度也经常难以预测。例如:一些单肢瘫的患儿随着时间的推延,常会发现实际上是单侧瘫;还有一些早期诊断为单侧瘫的患儿,以后也可能会发现他们是四肢瘫或双侧瘫。这是因为受累较严重的一肢或一侧肢体较早地呈现出病理状态,从而掩盖了较少受累的另一肢或另一侧肢体的异常。

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

1、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按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标准,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28天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如果符合以下几条,即可确诊:婴儿期出现的中枢性瘫痪。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另外,按照2000年《脑瘫流行病学》(英文版)规定从出生前至出生后3岁以前,大脑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姿势运动障碍。超早期脑瘫的诊断标准:高危因素的五大症状:(1)头后背等姿势异常;(2)异常哭闹;(3)少动;(4)惊厥;(5)哺乳困难。体检三要素:(1)肌张力异常(高或低);(2)Vojta姿势反射异常(5-7项);(3)原始反射异常(减弱、亢进、不对称)。CT或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

2、诊断方法:脑瘫的早期诊断(<6个月)主要依据病史和体检。体检时发现患儿有以下异常时应引起重视:运动发育延迟,主动运动减少;姿势异常,常见有尖足、四肢内旋或外旋、足内翻或外翻、抬头困难或头后仰等;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减低;反射异常,表现为原始反射延缓消失及保护性反射不出现。另外,诱发电位检查对早期发现CP高危新生儿及其听力、视力损害有一定的意义。新生儿自发性全身运动(GMS)对CP的预测评价亦有一定的价值。

新生幼儿出现疑似脑瘫症状应尽早检查

专家指出,小儿脑瘫发病初期1~3个月内症状无太多的明显之处,随着患儿成长发育症状会逐渐明显,随之则影响到患儿的运动、智力、言语等,由于发现不及时或者是治疗不得当,有些脑瘫患者则会形成终生固定异常姿势,患者本身今后的生活、学习、交际等也将会受其影响,同时家人还将承受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生活负担。

脑瘫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