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状之一

发布于 2025/07/02 06:30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口腔黏膜疹、手足皮疹、发热、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一、口腔黏膜疹

口腔黏膜疹是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口腔内出现散在的疱疹或溃疡,多见于舌、颊黏膜、硬腭等部位。疱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点,随后发展为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常伴有疼痛感,影响患儿进食和饮水。口腔黏膜疹通常在发病后2-3天出现,持续约1周左右消退。

二、手足皮疹

手足皮疹是手足口病的另一典型表现,皮疹多出现在手掌、足底及臀部,也可累及膝、肘部等部位。皮疹初期为红色斑丘疹,随后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壁较厚,不易破溃。皮疹通常不痛不痒,少数患儿可伴有轻微瘙痒感。手足皮疹一般在发病后1-2天出现,持续约1周左右消退。

三、发热

发热是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多数患儿在发病初期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部分患儿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发热通常持续2-3天,可伴有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持续高热,提示病情较重,需及时就医。

四、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是手足口病的常见伴随症状,主要由口腔黏膜疹引起的疼痛导致。患儿因口腔疼痛而拒绝进食,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家长应鼓励患儿多饮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疼痛。

五、精神萎靡

精神萎靡是手足口病的非特异性症状,表现为患儿活动减少、嗜睡、反应迟钝等。轻症患儿的精神状态通常较好,而重症患儿可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甚至出现惊厥、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脑炎或脑膜炎,需立即就医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应注意休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以防继发细菌感染。饮食上宜选择温凉、无刺激性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稀粥、牛奶等。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儿分泌物,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手足口病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