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远视弱视症
发布于 2025/07/05 10:19
发布于 2025/07/05 10:19
远视弱视症是指因远视导致的视力发育异常,属于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一种。远视弱视症主要由屈光参差、形觉剥夺、斜视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视力模糊、视疲劳、阅读困难等症状。
双眼屈光度差异过大时,大脑会抑制模糊影像,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发育滞后。常见于儿童未矫正的高度远视,可能伴随头痛或眯眼行为。需通过散瞳验光配镜,配合遮盖疗法刺激弱视眼发育。
先天性白内障、严重上睑下垂等疾病阻碍光线进入眼球,视网膜缺乏清晰影像刺激而形成弱视。需优先手术解除遮挡,术后及时光学矫正并开展视觉训练,避免永久性视力损伤。
调节性内斜视患者因过度集合引发双眼视轴偏斜,长期抑制斜视眼影像输入导致弱视。需全矫远视度数配合棱镜矫正,必要时进行斜视手术调整眼位。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完善,可能合并高度远视及弱视。需在3岁前完成屈光筛查,采用低浓度阿托品散瞳验光,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家族性高度远视会增加弱视风险,与眼球轴长过短等遗传因素相关。建议有家族史儿童在1岁起定期检查,通过渐进多焦点镜片控制调节过度。
确诊远视弱视后需持续佩戴矫正眼镜,每3-6个月复查屈光度。6岁前是治疗黄金期,可结合红光闪烁仪、精细目力训练等强化治疗效果。日常注意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避免弱视复发。成年患者通过视觉知觉训练仍可能获得部分视力提升。
上一篇 : 什么是弱视眼镜矫正手术
下一篇 : 先天性弱视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