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属于什么病种
发布于 2025/07/01 09:49
发布于 2025/07/01 09:49
支原体肺炎属于非典型肺炎的一种,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支原体肺炎的常见表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头痛、咽痛等。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缺乏细胞壁结构。这种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较长,感染后可引起呼吸道上皮细胞损伤。支原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这是其区别于典型细菌性肺炎的重要特征。
支原体肺炎患者多表现为渐进性发病,初期症状类似感冒,随后出现持续性干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疼痛,但肺部体征往往不明显。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喘息症状,成人则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斑片状浸润影。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测中,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具有诊断价值。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支原体核酸具有较高敏感性。部分医院可进行支原体培养,但培养周期较长,临床实用性有限。
治疗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对耐药病例可选用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咳等。重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给予氧疗和静脉用药。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0-14天。
预防支原体肺炎需注意呼吸道卫生,在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时遮掩口鼻。目前尚无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是重要的预防手段。学校等集体单位出现病例时应做好环境消毒。
支原体肺炎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刺激。恢复期可适当进行温和的呼吸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如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复诊。家庭成员应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上一篇 : 支原体肺炎多久可以转阴
下一篇 : 支原体肺炎是什么引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