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是什么引起的吗
发布于 2025/06/25 05:03
发布于 2025/06/25 05:03
支原体肺炎主要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传播、季节变化、基础肺部疾病及儿童易感性等。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反应。
长期疲劳、营养不良或患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肺炎支原体感染概率。这类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更明显,表现为持续低热、干咳等。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脾氨肽等免疫调节剂辅助改善体质。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在幼儿园、学校等密集场所易暴发流行。感染者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典型症状包括刺激性干咳、咽痛等。集体环境中需做好通风消毒,感染者应佩戴口罩隔离,接触者可预防性使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显著升高。寒冷干燥空气会加重气道敏感,出现阵发性呛咳伴胸骨后疼痛。季节交替时应注意保暖,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出现症状可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进行祛痰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患者气道屏障功能受损,更易继发支原体感染。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喘息加重、痰量增多等不典型表现。需在控制原发病基础上,联合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肺功能监测。
5-15岁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成为支原体肺炎高发人群。患儿常见反复高热、咳嗽剧烈等症状,部分伴皮疹或关节痛。家长应避免盲目使用退热药,需及时就医确诊,儿童专用药物如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更为安全适宜。
支原体肺炎患者应保证每日充足水分摄入,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咳嗽。恢复期可进行呼吸操等轻度锻炼,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气促。卧室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病原体滋生。若咳嗽持续两周未缓解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复查胸部CT排除并发症。
上一篇 : 支原体肺炎是怎样引起的呢
下一篇 : 支原体肺炎是不是很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