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复禾首页 > 疾病频道 > 外科 > 骨科 > 骨刺 > 诊断

骨刺检查诊断

发布于 2011/05/26 17:13

骨刺是一种骨骼老化现象,虽说是比较正常的生理表现,但它也属于疾病,也有一定的危害。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患上骨刺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想要及时治疗此病,骨刺检查诊断必须着重关注。

骨刺检查诊断要点:

神经根型

1、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

2、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手指部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3、颈部活动功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明显。

4、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5、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刺。

6、除外颈椎骨骼实质性病变(如结核、肿瘤等)、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肌腱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脊髓型

1、中年以上病人,有上肢或下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发抖或无力感、打软腿、易绊倒、步行困难等症状。

2、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阳性,霍夫曼氏征阳性),或躯干部呈现痛觉减弱平面。

3、颈椎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骨刺形成,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部分完全梗阻现象。

4、除外其他脊髓刺激或损害的病变。

食管型

1、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

2、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状。

3、X线片示有雄体前缘骨刺。

骨刺的病因诊断:

是颈椎出现退行性变,椎间盘变薄,椎体间隙变窄,韧带松弛,曲度改变,椎体间活动度增大,在椎体边缘出现微小的、反复的、积累性损伤,导致微小的局部出血及渗出,出血及渗出逐步钙化,从而在局部,也就是椎体上下缘出现骨的增生性反应。颈椎骨质增生主要与年龄、劳损、外伤、姿势不正确等有直接的关系。颈椎骨质增生多发生在第4-6节,以第5节的发病率最高,达83%。各部位增生率以钩突、椎体上下缘和关节突为最多。患者常常感到颈椎局部疼痛,脖子僵硬,活动受限及上肢沉重、无力、手指麻木及头晕恶心视物模糊、失眠健忘胸闷、精神烦躁等症状。

1.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不同阶段发展,颈椎及椎间盘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在颈椎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的同时,椎间盘也发生相应改变。

2.劳损与不良姿势: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喜欢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人群容易患颈椎骨质增生;常见人群如会计、作家、软件开发人员等需要长时间低头工作者;学生,由于功课负担过重、看书写字坐姿不当、长时间地吹空调或无节制地操作电脑,少运动,如果加上长期摄取的含钙食物又少,颈椎很容易产生骨刺增生现象。

3.头颈部外伤: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4.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

5.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

骨刺专题:http://www.fh21.com.cn/guke/guc/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