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发布于 2025/06/24 13:55

急性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脱水等。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腹痛

急性肠炎患者常出现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疼痛程度从轻度隐痛到剧烈绞痛不等,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腹痛多由肠道黏膜炎症刺激或肠蠕动异常导致,伴随肠鸣音亢进。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痛通常较轻,而细菌性肠炎疼痛更剧烈。患者应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2、腹泻

腹泻是急性肠炎最典型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病毒性肠炎多为水样便,细菌感染可能伴随黏液脓血便。严重腹泻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钾血症等症状。儿童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预防脱水,可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电解质。

3、恶心呕吐

急性肠炎早期常出现胃部不适、恶心,继而发生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可能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婴幼儿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期间应暂时禁食,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恢复。若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渣样,需警惕消化道出血。

4、发热

细菌性或病毒性肠炎多伴有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严重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发热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但持续高热需警惕败血症等并发症。物理降温无效或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会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重度脱水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严重电解质紊乱。

急性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低脂低渣饮食,如米汤、稀粥等。避免食用乳制品、高纤维及刺激性食物。注意手卫生及饮食清洁,生熟食分开处理。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出现血便、高热或严重脱水,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但不可滥用止泻药。恢复期应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帮助肠道黏膜修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肠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