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主要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30 12:17
发布于 2025/06/30 12:17
肺栓塞主要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肺栓塞是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急症,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痛甚至猝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是肺栓塞最常见原因。久坐不动、下肢外伤或静脉曲张患者易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栓塞。表现为单侧下肢肿胀疼痛,需通过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进展。
卧床超过3天会显著增加血栓风险。术后患者、瘫痪人群因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建议卧床期间进行踝泵运动,必要时使用弹力袜。严重病例需注射那屈肝素钙等抗凝剂。
髋膝关节置换、腹部大手术会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围手术期需评估血栓风险,高危患者术后需用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预防栓塞。
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会释放促凝物质。肿瘤患者发生肺栓塞概率显著增高,需定期监测D-二聚体。治疗需权衡抗凝与出血风险,可选用磺达肝癸钠。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缺陷等疾病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这类患者需终身抗凝治疗,常用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值调整剂量。
预防肺栓塞需避免久坐久卧,长途旅行时每2小时活动下肢。术后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高危人群可穿医用弹力袜。出现突发胸痛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定期复查凝血功能。饮食上增加饮水保持血液稀释,适量补充维生素K含量稳定的绿叶菜。
上一篇 : 肺水肿的原因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 : sp02低于多少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