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腋下小疙瘩
发布于 2025/07/04 15:33
发布于 2025/07/04 15:33
乳腺癌早期腋下小疙瘩可能是腋窝淋巴结肿大,通常与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炎症反应或肿瘤转移有关。早期表现主要有无痛性肿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乳房外形改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通过乳腺超声、钼靶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乳腺癌早期可能在乳房或腋下触及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肿块,多数无明显疼痛。这类肿块常因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形成,需与乳腺增生区分。临床常用他莫昔芬、来曲唑等药物进行内分泌治疗,或选择表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方案。
肿瘤侵犯乳房悬韧带可能导致局部皮肤凹陷,呈现橘皮样改变。这种体征多伴随肿块同时出现,是乳腺癌进展的重要信号。治疗需根据分子分型选择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或采用保乳手术联合放疗。
非哺乳期出现单侧乳头血性或浆液性溢液,可能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导管内癌相关。需通过乳管镜检查明确病变性质,药物治疗可选用托瑞米芬,严重者需行乳腺区段切除术。
癌细胞经淋巴转移至腋窝时,可触及质硬、活动度差的淋巴结。这是乳腺癌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确诊后需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必要时清扫腋窝淋巴结,配合紫杉醇类化疗药物控制转移。
肿瘤生长可能导致乳房大小或轮廓不对称,晚期可出现皮肤溃疡。这种情况提示肿瘤负荷较大,需采用新辅助化疗缩小病灶后再行手术,常用方案包含环磷酰胺与阿霉素联合用药。
发现腋下小疙瘩应尽早就诊乳腺外科,完善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日常避免高脂肪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每月定期乳房自检。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预防淋巴水肿,保持规律随访监测复发迹象。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确诊后的焦虑情绪,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
上一篇 : 60岁得乳腺癌活多久
下一篇 : 胸口痛跟乳腺癌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