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上厕所漏肛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6/25 12:21
发布于 2025/06/25 12:21
经常上厕所漏肛可能与肛门括约肌松弛、直肠脱垂、肛周肌肉损伤、神经系统病变、慢性腹泻等因素有关。漏肛通常表现为排便时肛门无法控制粪便或气体排出,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肛门括约肌松弛是漏肛的常见原因,多因年龄增长、分娩损伤或长期便秘导致。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肛门闭合不全,轻微腹压增加时即有粪便渗出。建议进行提肛运动增强肌力,避免久坐久站,必要时使用生物反馈治疗。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可破坏肛门正常闭合功能,常见于老年人和长期便秘者。典型表现为排便后肛门肿物脱出伴黏液渗出。轻度脱垂可通过注射硬化剂治疗,严重者需行直肠悬吊固定术。
产伤、肛瘘手术或外伤可能损伤肛门外括约肌复合体,导致控便能力下降。此类患者多有明确创伤史,肛门指诊可触及肌肉缺损。早期损伤可通过电刺激促进修复,陈旧性损伤需手术重建肌肉结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等可影响肛门反射弧功能,导致感觉减退和肌肉失控。患者常合并排尿障碍,需进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评估。治疗原发病同时,可尝试骶神经调节治疗改善症状。
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引起的持续稀便易冲破肛门防御机制。这类情况需先控制腹泻,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同时排查乳糖不耐受等诱因。保持肛周皮肤干燥,预防湿疹和感染。
建议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每次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保持大便成形但不过硬。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便后使用温水清洁肛周。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诊肛肠科进行肛门镜和肌电图检查,排除肿瘤等严重病变。夜间可使用吸水护垫防止污染,但不宜长期依赖。
上一篇 : 一岁宝宝肛漏怎么回事啊
下一篇 : 做完肛漏手术后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