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有什么症状
发布于 2025/06/24 12:25
发布于 2025/06/24 12:25
脂溢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头皮、面部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的红斑、鳞屑和瘙痒。常见症状有头皮屑增多、皮肤油腻、红斑伴黄色鳞屑、轻度瘙痒、毛发脱落等。该病可能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分泌异常、免疫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头皮出现大量灰白色或黄色油腻鳞屑,常附着在发根或散落于肩部。鳞屑较普通头皮屑更厚更油腻,可能伴有头皮轻微发红。洗头后短期内又会出现新的皮屑,严重时可形成厚痂。这种情况在婴儿期称为乳痂,成人则多见于前额发际线和头顶。
受累区域皮肤表面常有明显油脂分泌,呈现油光发亮的外观。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鼻翼两侧、眉间、耳后等处容易出现黄红色斑片,皮肤触感黏腻。过度清洁可能暂时改善油腻感,但会刺激皮脂腺代偿性分泌更多油脂。
皮肤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表面覆盖黄色或灰白色油腻鳞屑。好发于眉弓、鼻唇沟、耳廓、胸骨区等部位。红斑可能轻微隆起,刮除鳞屑后可见潮湿的基底,但无出血点。皮损可能周期性加重或减轻,与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有关。
多数患者有间歇性轻度瘙痒,搔抓可能导致鳞屑脱落和暂时性缓解。瘙痒程度通常不如特应性皮炎剧烈,但可能因汗液刺激或温度升高而加剧。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和频繁摇头摩擦患处。
长期未控制的头皮脂溢性皮炎可能导致局部毛发稀疏。炎症反应可能影响毛囊健康,使毛发变得细软易断。脱发通常为弥漫性而非斑片状,停止炎症后多数可逐渐恢复。同时存在的瘙痒和搔抓行为也会加重脱发。
脂溢性皮炎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去脂,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调节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精神紧张和熬夜,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症状。症状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洗剂或外用药物。冬季注意保湿,夏季注意防晒,避免极端温度刺激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