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网膜白内障
发布于 2025/10/16 11:01
发布于 2025/10/16 11:01
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微血管损伤、晶状体混浊等因素引起。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定期眼底检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等方式干预。建议患者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严格遵医嘱用药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接受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微动脉瘤、出血等病变。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精确评估黄斑水肿程度,荧光素血管造影能识别无灌注区。对于1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或2型糖尿病确诊时即需开始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需复查。
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血压需维持在130/80mmHg以内以减少血管渗漏。联合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避免血糖剧烈波动,餐后血糖峰值不超过10mmol/L。
针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术,通过532nm激光封闭缺血区域。黄斑水肿可采用局灶性激光或微脉冲激光,治疗前需使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需避免剧烈运动1周。
当玻璃体积血3个月未吸收或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时,需行23G/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可能联合使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抑制炎症,气液交换后需保持特定体位。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密切监测眼压变化。
糖尿病性白内障成熟期建议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优先选择疏水性丙烯酸酯晶体。术前需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下,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处理3天。术后早期需检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延迟性黄斑水肿发生概率较常人更高。
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维持血糖稳定,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值。饮食采用低升糖指数配方,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量每公斤体重1-1.2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举重等屏气动作。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日补充叶黄素10mg有助于视网膜保护。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上一篇 : 发烧冷得发抖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 : 先天弱视会遗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