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怎样被发现和攻克的 这些丙肝疾病常识必须知晓

发布于 2022/08/12 12:59

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们先后发现了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同时也认识到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传播。但是,1974年英国医生普林斯(Prince)发现有些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液中查不到乙肝病毒抗原。

他提出,很可能还有另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普林斯医生的观点很快得到了许多医生支持。医生们发现,尽管对献血者进行了严格的血液筛查,但仍有许多人在输血后得了肝炎。于是,医生们把这种输血后未知病毒引起的肝炎称为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

为了寻找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因,科学家们将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进行了检查,试图发现他们血液中病毒抗原或抗体成分。尽管人们先后使用了电子显微镜、人工培养和免疫学等多种方法寻找病毒,但这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似乎非常不稳定,难以捉摸。

直到1989年,美国科学家利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分子生物学方法,终于找到了这种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基因。由于这种病毒是人们发现的第三种专门感染人类肝脏的“嗜肝病毒”,因此被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病毒被发现以后,德国科学家拉尔夫·巴尔特恩斯科拉格(RalfF.W.Bartenschlager)和美国科学家查尔斯·莱斯(CharlesM.Rice)对丙肝病毒的结构和复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创造了一种使丙肝病毒能够在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细胞内复制的方法,发现了丙肝病毒复制之谜。

随后,美国药物研究科学家迈克尔·索菲亚(MichaelJ.Sofia)根据丙肝病毒复制机制,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丙肝病毒复制的新药——索菲布韦(sofosbuvir),大大革新了丙型肝炎的治疗,终于使丙肝病毒从发现走向彻底治愈。这3位科学家也因此在2016年9月13日获得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LaskerAwards)。

丙肝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