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痛性抽搐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发布于 2016/08/02 09:06

婴儿痛性抽搐新生儿中发病率很高,婴儿痛性抽搐患者表现为两眼注视,眼球震颤,脸上局部肌肉抽动,或四肢不规则的抽动。婴儿痛性抽搐对孩子伤害很大,婴儿痛性抽搐检查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和治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婴儿痛性抽搐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1.特有姿势检查可见肩高耸,前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手旋前手指屈向掌侧,拇指高度内收。瘫侧下肢过伸,髋关节内收,膝关节伸直,踝关节内收,足趾跖曲呈爪形趾或马蹄内翻足,划圈样行走步态。

2.面部检查眼裂以上通常没有麻痹或只有轻微的麻痹,闭目欠紧,睫毛征阳性,用力闭嘴可发现偏瘫侧力弱,自然位时瘫痪侧口角偏向下外方,张口时口呈斜椭圆形。

3.肢体检查瘫侧肢体肌张力显著增高,肢体运动明显减弱,部分患者可完全不能运动或前臂内收,表现为上肢伸肌群,下肢屈肌群的瘫痪,且手与足最严重,上肢重于下肢。

4.肌张力增高的检查瘫侧上肢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以伸肌张力增高为主,偏瘫侧各关节被动运动阻抗感显著。抵抗随牵张力量的增加而加强,最后抵抗消失,常称之折刀感多见于锥体束病变。

5.深反射亢进检查由于深反射阈降低,肌肉的反射性收缩幅度增强,检查时可出现上肢的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挠骨膜反射及下肢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的亢进。

6.肌阵挛检查当膝腱或跟腱被牵张后出现一系列节律性收缩,是突然对伸肌施加压力的持续性被动牵张而引起,常称之髌阵挛踝阵挛腕阵挛等。

7.病理反射检查不论任何原因导致的锥体束损害均可出现病理征阳性,如上肢屈肌病理反射可出现霍夫曼征阳性,下肢伸肌病理反射可出现巴彬斯基征阳性等。

8.浅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损害所致偏瘫者出现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遇到新生儿抽搐,家长务必维持镇静,不要把抽搐的小孩子抱在怀里摇来晃去,震动会加重抽搐。应迅速把小孩子平放在床上,躺好,维持小儿呼吸道通畅,头倾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用拇指按患儿人中、合谷,有一定效果。待抽搐停止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检验医疗。如抽搐延续不止要及时去医院医疗。

三叉神经痛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