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怎样传染的
发布于 2025/11/28 13:52
发布于 2025/11/28 13:52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等途径传染。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有接触患者分泌物、吸入含病毒飞沫、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母婴垂直传播等。
手足口病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等分泌物中含有大量肠道病毒。健康人群直接接触这些分泌物后,病毒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家长需注意患儿用过的毛巾、玩具等物品应及时消毒,避免其他儿童接触。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这种传播方式较为常见。建议保持室内通风,患儿应佩戴口罩。
病毒可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经消化道传播。生食被病毒污染的蔬菜水果,或饮用未经煮沸的水可能引发感染。食物应充分清洗加热,避免给儿童食用生冷食物。
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较长时间。儿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门把手等物品后,再触摸口鼻可能造成感染。幼儿园需对公共物品定期消毒,家长应培养儿童勤洗手的习惯。
孕妇感染肠道病毒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孕期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新生儿感染后可能出现重症,需密切观察喂养情况和精神状态。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幼儿园等集体机构应做好晨检和消毒工作,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患儿使用过的餐具、衣物等物品需煮沸消毒,居所要保持通风。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轻症患者可对症治疗,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由该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
上一篇 : 孩子小儿腹泻该怎么办
下一篇 : 孩子为什么一感冒就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