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灌注是什么
发布于 2025/11/17 10:55
发布于 2025/11/17 10:55
膀胱癌术后灌注是指通过导尿管将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直接注入膀胱内,用于杀灭残留癌细胞并降低复发概率的治疗手段。主要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常用药物有吡柔比星、表柔比星、卡介苗等。
膀胱癌术后灌注的核心目的是通过局部给药提高药物浓度,同时减少全身副作用。治疗通常在术后1-2周开始,每周1次持续6-8周,后续改为每月1次维持治疗。吡柔比星通过干扰DNA复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表柔比星可诱导癌细胞凋亡,卡介苗则通过激活免疫反应对抗癌细胞。灌注前需排空膀胱,药物保留30-60分钟后排出,过程中可能出现尿频、尿痛或血尿等反应。
术后灌注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灌注后建议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若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膀胱刺激症状需及时就医。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并控制咖啡因摄入,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膀胱黏膜刺激和复发风险。
上一篇 : 小儿胆脂瘤型中耳炎症状
下一篇 : 子宫肌瘤为什么产后复查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