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后肚子剧痛肠梗阻怎么办

发布于 2025/11/11 20:27

阑尾炎手术后肚子剧痛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药物治疗、灌肠通便、手术松解粘连等方式治疗。肠梗阻通常由术后炎症反应、肠粘连、肠麻痹、粪块堵塞、肠扭转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术后肠梗阻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肠道积气积液。胃肠减压能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腹胀腹痛症状。操作时需监测引流液性状和量,避免电解质紊乱。同时需配合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静脉补液

肠梗阻患者因呕吐和禁食易出现脱水,需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补液量根据尿量、血压、皮肤弹性等调整,每日需维持2000-3000毫升液体输入。严重脱水时可使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扩容,但需监测凝血功能。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除肠痉挛,甘油灌肠剂软化粪便。若出现剧烈绞痛可临时肌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促胃肠动力药如甲氧氯普胺注射液需谨慎使用,完全性梗阻时禁用。

4、灌肠通便

对于低位粪块堵塞性梗阻,可用温生理盐水或甘油灌肠剂灌肠。操作时取左侧卧位,灌肠液温度保持38-40℃,每次灌注500-1000毫升。灌肠后配合腹部按摩促进排便,重复进行2-3次直至排出宿便。操作需轻柔避免肠穿孔。

5、手术松解粘连

若保守治疗48小时无效或出现肠坏死征象,需急诊行肠粘连松解术。手术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探查,分离粘连肠管,切除坏死肠段后行端端吻合。术后需放置腹腔引流管,继续胃肠减压5-7天,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逐步恢复饮食,初期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3天后过渡到稀粥、烂面条。每日记录排便情况,适当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若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需立即返院复查腹部CT。恢复期避免进食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毫升以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消化内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