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需要注意哪些
发布于 2025/11/15 17:29
发布于 2025/11/15 17:29
手足口病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环境消毒、疫苗接种、避免接触感染者及增强免疫力等措施。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可通过粪口途径、飞沫传播或接触污染物感染。
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时需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儿童玩具、餐具等物品应定期高温蒸煮或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减少病毒侵入机会。家长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及时修剪指甲防止藏匿病原体。
对门把手、桌面、地面等高频接触区域每日至少消毒1次,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患儿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煮沸20分钟或浸泡消毒后单独清洗。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应加强通风,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每次不少于30分钟。患儿粪便需用漂白粉覆盖消毒2小时后处理。
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完成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该疫苗对EV71病毒所致手足口病保护率达90%以上,但需注意疫苗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亚型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更应优先接种。
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与发热、出疹患儿密切接触。托幼机构发现病例时应立即隔离患儿至症状消失后1周,同一班级需医学观察10天。成人接触患儿后应更换衣物并消毒双手,因部分感染者可能无症状但仍具传染性。
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每日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获得母体抗体保护。适度户外活动可改善体质,但需避免过度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需每日检查儿童手心、足底、口腔有无疱疹,发现低热、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应及时就医。患儿应居家隔离至所有疱疹结痂,期间使用专用餐具和洗漱用品。康复后仍要继续观察1周,因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心肌炎等并发症。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被褥经常晾晒,避免病毒在潮湿环境中存活。集体机构应严格执行晨检制度,做好因病缺勤追踪管理。
上一篇 : 小孩发烧肚子疼是怎么了
下一篇 : 三岁宝宝感冒咳嗽不发烧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