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何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发布于 2025/11/18 06:15
发布于 2025/11/18 06:15
糖尿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主要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血糖控制不佳、感染等因素有关。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高血糖、酮体堆积和代谢性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生成速度超过代谢能力时,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引发酸中毒。这种情况常见于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需通过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进一步恶化糖代谢紊乱。未规律用药、自行停药或饮食失控均可导致血糖急剧升高。高血糖引发渗透性利尿,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加速酮症酸中毒进程。患者可能出现多尿、口渴、乏力等症状,需及时监测血糖并调整治疗方案。
感染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对抗胰岛素作用。常见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感染还会导致食欲减退,患者可能错误减少胰岛素用量。这种情况需积极控制感染源,必要时住院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创伤等重大疾病可引发强烈应激反应。升糖激素大量释放导致血糖骤升,同时患者可能因进食减少而擅自停用降糖药。这类情况需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和酮体。
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干扰糖代谢。使用这类药物期间如未及时调整降糖方案,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避免擅自调整胰岛素剂量。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等酮症酸中毒征兆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预防感染,保持适度运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维持血糖稳定。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上一篇 : c反应蛋白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