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介入治疗后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心梗介入治疗后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发布于 2022/02/11 10:30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8周内不推荐,因为存在支架移位的风险,1年后再做更加可靠。介入性治疗后,禁止剧烈活动,防止穿刺点出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随意停药,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术后患者应注意肾功能的复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控制情绪,避免暴饮暴食。

在一定年龄之后,心脏会有多少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心脏病也是越来越多,最常见的是心绞痛的发生,之前突然发现心胸痛,有一阵疼痛,但有时也有心绞痛的症状,但不能缓解疼痛的症状,不吃药,就知道是急性心肌梗塞,那么心梗介入治疗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介入治疗心肌梗死,虽然冠状动脉是开放的,但仍存在较高的风险。建议介入治疗后心肌梗死患者送冠状动脉监护病房12~24小时。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心梗后的病人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这些问题,所以要密切监测。除了监测上述指标外,还应注意患者局部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出、血肿。

有些患者可能由于制动不良,或说压迫、止血不理想,所以可能会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问题。当患者出现出血、血肿等问题时,应及时给予加压止血。

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需要制动的患者,要注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被动按摩双下肢,也可以在患者可以活动的前提下,在床上适当移动双下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对可疑有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进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患者应注意肾功能、心肌酶、尿常规的检查。特别是对于既往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必须密切观察肾功能,才能发现早期的造影剂肾病。

对于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如果只是轻度异常,往往可以在一周左右恢复正常,严重的患者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造影前后应充分补水,可大大防止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