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症状表现

发布于 2022/03/02 11:30

心肌梗死的检查项目非常多,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血液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肌酶相关等等进行相关的检查。另外还可以通过特征性改变,不同的症状进行全面的检查,因为发病的原因多,只有明确病因后,才可以对症治疗。

心肌梗死是当下很多人都患有的一种疾病,发病后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的痛苦,会出现胸痛,心慌,乏力,气短,出汗,恶心等等的不适感,严重时还会出现心力衰竭,危害到健康,所以及早发现进行治疗非常重要,那么怎么检查心肌梗死?

1.心电图检查

心肌梗死的检查项目比较多,可以通过心电图进行检查,该方法对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更准确。通过这个检查项目,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的结果,很好的判断梗死的位置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以后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2.血液检查

心肌梗死的检查,需要通过血液检查来诊断,例如,患者发病后半小时,验血指标会上升,会作为诊断的依据。

3.超声心动图

在检查心肌梗死时,超声心动图也是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这项检查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非常有帮助,而且也比较快速,所以目前来说,在医学上广泛的应用。

4.心肌酶相关检查

心肌酶学检查可证实心肌梗死,血液可用于检测血清心肌酶和血清心肌特异性蛋白。血清心肌酶升高,肌酸激酶(CPK)会在6-8小时内,就开始升高,在24小时内就可以达到峰值。所以说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是很有价值的诊断。

5.特征性改变

心肌梗死还可根据特征性改变进行诊断,可以观察到心肌梗死面积,如V1、V2、V3反映左室前壁与侧壁的变化、Ⅱ、Ⅲ及aVF下壁的变化。Ⅰ、高avF反映左室壁病变。

6.症状检查

心肌梗死的检查,需要根据很多的病症进行判断,比如会出现胸痛,而且胸痛的次数在不断的增加,范围也在扩大。另外患者还会出现心慌,乏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等的症状,这些症状,都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