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现的眼部小毛病都有哪些 出现这5点预示着眼病要来了

发布于 2022/06/23 18:00

在多年的眼科临床诊断中,我发现一个问题,成年人尤其老年人看眼病都存在拖延的情况。我也问过患者为什么病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才到医院看病,大部分回答比较统一:以为没什么大毛病,休息一下就好。这种错误思维是对自身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举个例子,曾经有一名65岁的老年患者眼睛不舒服3年多,一直凑合着没来医院,直到视功能特别模糊,很难看清东西的时候才来检查,诊断结果为双眼眼压增高,引发了青光眼,左眼视野缺损严重,右眼情况还可以控制。

经治疗后,患者右眼还保有视功能,左眼已经无法恢复常态了。其实,这种案例很多,关键问题在于大家对眼部健康的轻视,或者总以为眼病是小事儿,不会与致盲牵扯上关系。当眼睛有小毛病时,多睡会儿、多休息就能缓过劲,大不了用眼药水滴一下也能缓解。殊不知,就在你认为无所谓的时候,眼病正在逐渐侵害视功能,直到很难看清东西的时候,往往也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加强大家对眼病的关注度,如果眼部发生5种小毛病,很可能就是眼病的预警,一定要重视起来。
第一个毛病:视力远近发生改变
最常见的视力远近改变就是近视眼,而这种眼睛屈光度的改变还包括远视眼、弱视等。有些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看远看不清、或者持续性视力丧失,可能属于眼部急性病变,这种突发状况比较危险,我们道听途说的突然致盲与它有一定的关联。也有些患者在半年、一年内视力逐渐模糊,越来越看不清东西,此类情况属于慢性病变。
第二个毛病:色觉、形态改变
在正常状态下,看东西发生颜色、光亮度改变,如突然由亮变暗,色觉出现发红、发黄等情况,也有的时候看直线会弯曲,或者圆形、方形物体出现变形等。不要以为是单纯地劳累过度,眼部晶体、黄斑等区域可能正在发生病变。
第三个毛病:眼前出现重影、黑影、漂浮物
有些人打喷嚏、剧烈咳嗽、坐过山车、蹦极后,眼前会出现漂浮物、黑影、重影的情况,俗称飞蚊症。也有些人平常状态下也会出现飞蚊症,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介绍过它的危害,在此不多说,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打喷嚏为什么出现虫子飞?医生:这是飞蚊症,赶紧查查1老和3病”。
第四个毛病:干、痒、痛
可以说眼睛发干、发痒、疼痛是特别普遍的情况,即使没有眼病也会出现干痒痛。但是,如果持续发生此类症状,很可能你的角膜、结膜等区域已经产生病变,不做检查是无法判断具体病情的,而延误病情的后果无法预估。
第五个毛病:迎风流泪


迎风泪也是常见情况,在没有情绪波动、外力刺激的情况下,经常流泪或分泌出某些液体,这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是某种眼病的表现。
总之,小毛病也是病,正所谓“因小失大”,如果不尽早搞清楚小毛病发生的原因,它就会发展成更大的危害。何况,像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重疾在早期都是通过小毛病、小症状体现出来的,错过这些细节没有及时诊治,病情加重后患者可能要面临致盲的危险。

2类眼病高危群体
上述这些小毛病对于健康群体来说要提高警惕,还有2类高危人群更要加强关注度。
1、老年人
由于人体老化,眼部系统的机能、功能也会受影响。比如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都是具有致盲性的重症眼疾。正如文章开始的小案例,如果未能提早发现并给予治疗,老年患者丧失视功能的几率会很大。
2、代谢性疾病患者
这类人群以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患者为主。典型的眼病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此病属于糖尿病并发症,如果不进行合理控制,更容易引发致盲性眼病的出现。

医生提示:
眼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发作,也可能长期逐渐发展,无论哪种情况,它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尤其对于老年人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来说,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普通人更高。因此,希望所有人都能提高对眼睛的关注,从饮食、作息、用眼等各方面强化眼部的保护,珍惜光明远离眼病。

专家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