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中医治疗前列腺炎的4个方法

发布于 2021/04/14 17:07

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虽可责之于心、脾、肝、肾、湿热、血瘀,但从病因、解剖、症状、疗效反映等方面看,其基本病机是瘀阻。本病的发生、演变、转归无不与瘀血密切相关,瘀血即是慢性前列腺炎病理产物,又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因素,同时瘀血也是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

在治疗上要注意辨证分型、审因论治,尤其是要注意化瘀通络的应用。在瘀血的形成原因上,李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中医解剖理论来看,前列腺应指古人所称的“精室”,其分泌前列腺液,有如五脏的藏精功能,同时前列腺又有排泄作用,类似于六腑,故前列腺当归于奇恒之腑,奇恒之腑易虚、易瘀,以通为顺,极易瘀阻。

前列腺位于下焦,湿热毒积一旦瘀结,聚而难散,加上内外诱发因素,则易于反复发作。久病入络,精室脉络瘀阻,败精瘀浊与湿热之邪互结,贯穿于整个病变过程。从慢性前列腺炎病因来看,除少数病例有感染性的因素以外,绝大多数发病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所致。如常见的夫妻分居、忍精不泄、长期酗酒、嗜食辛辣、久坐湿冷之处或长途骑车挤压、寒冷刺激等。诸多因素均可致瘀。

慢性前列腺炎,常以较严重的会阴部、腰骶部等处疼痛为主要症状,又常见前列腺的局部硬结、肿大,影响到精液又常出现精液不完全液化。按中医理论,这些表现就是由瘀所致,符合中医“不通则痛”、瘀滞则肿、瘀滞则凝等理论。故患者常见少腹、睾丸、阴囊、耻骨、肛周等处胀痛或刺痛。

慢性前列腺炎属精浊病,精浊病在精道,冲任督三脉一源三歧,均始于“胞宫”(男子即为精室),精浊之病久延不愈,必影响冲任督等奇经。奇经不隶属于脏腑,一般药物难以透入,治疗难度较大,使疾病久治不愈,进一步加重瘀阻。

从现代医学解剖来看,前列腺位于盆腔之深部中央位置,解剖位置特殊,前列腺导管呈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不利于前列腺液引流,而利于尿道病原微生物、尿液进入腺体,易致前列腺液淤积;从血管走行来看,进入前列腺体的动脉多相对粗大,而静脉则相对细小迂曲,易致血瘀。

治则治法

在治疗上,李老师认为,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辛能行散,苦能疏泄,善走散通行,主归肝、心二经,入血分,通过活血化瘀达到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使腺体微循环得以改善,腺上皮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促使体内残血败精得以迅速通泄,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使“邪去正复”、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因此,治疗以“化瘀”为基础往往可获奇效。

另外,李老师还经常告诫,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精髓,在治病的时候不能只看到前列腺局部瘀血的病理状态而“治病不治人”,在化瘀的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加以辨证论治,如患者倦怠乏力可加补精益气之品,尿频、尿急、舌红、苔黄腻者可伍以清热利湿之剂,小腹胀痛,精神负担较重者,在加用行气疏肝中药的同时,还要与患者多沟通,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使患者调节好心理状态,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这也正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1、清利祛瘀法

此法用于湿热蕴结下焦,热瘀壅阻之证。常见症状:小便频急,茎中热痛,刺痒不适,尿末可有白色浑浊分泌物滴出,睾丸、会阴部胀痛不舒,口干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肛门指诊:前列腺肿大、压痛。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以上。治疗在清热利湿的同时应用活血化瘀法。常用药物:黄柏、栀子、石韦、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败酱草、王不留行、牡丹皮、赤芍、益母草等。在选用清热利湿药物时要侧重于清利下焦湿热的药物,在湿热渐退之时要减少苦寒之药的用量,以防苦寒败胃之弊,此时可适当增加活血化瘀之品。

2、行气祛瘀法

此法用于气滞下焦,气血瘀滞之证。常见症状:小腹、会阴、阴囊部胀痛,尿频尿急,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紧或沉涩等。治疗当行气导滞、活血化瘀并进。常用药物:青皮、川楝子、延胡索、橘核、小茴香、乳香、没药、败酱草、泽兰、红花、丹参等。在应用行气导滞药物时要注意选择行下焦气滞的药物,做到气行血行,若用之得当可明显改善小腹、会阴、睾丸部位的胀痛症状。

3、活血祛瘀法

此法用于久病入络入血,血瘀精室之证。精室瘀血凝滞,以致经络不通,秽浊之液难以排出。临床可见:病程较长,会阴部刺痛明显,痛引睾丸、阴茎、小腹或腰部,终末尿滴白量少或无,小便淋沥涩痛,或见肉眼血精,眼眶黧黑,按摩前列腺饱满,质地较硬,常可扪及结节。镜检白细胞中度升高,舌紫或瘀斑,脉涩。治以活血化瘀通络,常用药物:丹参、泽兰、赤芍、桃仁、红花、王不留行、水蛭、土鳖虫、乳香、没药等。

4、补虚祛瘀法

脾虚气弱、中气下陷、气虚血瘀以小腹、会阴、阴囊部坠胀隐痛,尿末滴白色浑浊分泌物,神疲乏力,少气微言,纳少运迟,口中乏味,下肢酸重,舌淡、苔白,脉细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可补中益气升提,行气活血化兼用,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茯苓、薏苡仁、升麻、柴胡、当归、王不留行、丹参、益母草等。肾阴亏虚,阴虚火动,瘀血阻滞以腰膝酸软,头目眩晕,多梦遗精,形体消瘦,阳事易兴,舌红苔少,脉细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当以滋肾养阴,清热泻火,活血化瘀法治之。常用药物:知母、黄柏、山茱萸、生地黄、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丹参、赤芍、败酱草、怀牛膝等。

肾阳虚弱,气血瘀阻以神疲畏寒,阳痿早泄,遗精,夜尿频频,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治疗当温补肾阳,活血化瘀。常用药物:肉桂、制附子、山茱萸、熟地黄、山药、淫羊藿、巴戟天、当归、丹参、没香、没药、红花等。在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多种治法联用方可取得药到病除之效。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