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都有哪些 孕期该如何进行子宫保养

发布于 2022/03/30 11:30

产后出血的预防重于治疗。女性在怀孕期间就应做好预防工作,比如一定要积极产检、注意饮食、多补充铁、维生素等,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以及产后,女性也要注意调整心态、保养子宫,以预防产后出血的出现。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它是由于宫缩乏力、胎儿过大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时甚至可导致产妇死亡。为了避免产后出血对身体造成损害,女性在怀孕时就应做好预防措施。那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哪些呢?

一、重视产前检查

想要预防产后出血,女性一定要重视产前检查。如果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比如巨大儿、多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等,一定要提前入院待产。在孕期还要注意饮食均衡,不能偏食,还要注意多补充铁以及维生素,特别是孕期有贫血的女性,一定要及时纠正。

二、积极处理产程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产程延长,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引起产后出血。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随时观察产妇的状态,如果出现异常头先露或者其他的阻塞性难产,一定要及时处理。

三、调节精神和心情

许多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心情过于紧张,会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这也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之一。因此,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心情和精神,同时应消除紧张心理,还要抓紧一切机会休息,让身体不要过于疲劳。在分娩过程中,不能使用过多的麻醉剂和镇静剂,避免由于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

四、及时排尿

在生产前后,产妇都应及时将膀胱排空,充盈的膀胱对子宫的收缩会造成影响,可影响到胎盘的排出,而胎盘滞留,就有可能导致大出血。因此,产妇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医生交待的注意事项一定不能忽视。

五、保养好子宫

在胎儿娩出之后,助产人员不能过早牵拉脐带,也要避免粗暴按摩子宫,以免导致胎盘嵌顿,发生大出血。产妇在产后可以自行按摩子宫,刺激子宫的收缩,从而减少子宫出血的情况。

专家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