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会传染吗 黄疸型肝炎的3个症状

发布于 2021/09/09 13:09

在出现黄疸型肝炎以后,患者的血液、呕吐物等物质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因此患者需要积极地接受治疗,避免肝炎病毒的传播。同时患者在出现黄疸型肝炎以后,会有尿黄、肝区疼痛等情况出现,影响肝脏健康。

肝脏疾病是很多人都十分担心的问题,部分的患者会认为所有的肝脏疾病都会通过母婴、血液等方式来进行传染。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肝脏疾病都会有传播途径。那么在我们生活当中十分罕见的黄疸型肝炎会传染吗?
一、黄疸型肝炎是否具有传染性
一些患者在有明显症状开始到出现黄疸的情况以后,周期一般是几天到两周,患者在发病的时候会感到寒冷和发热的情况,体温一般会在38摄氏度左右。少数的患者会出现持续的高热,患者容易出现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的情况,容易造成恶心、呕吐等状况。因此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而在患者患病的过程当中,乙肝当中的核心抗体会呈现阳性,所以在这个期间患者的血液、大小便以及一些呕吐物当中,都具有极强的肝炎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二、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1、尿黄
一些黄疸型肝炎的明显症状就是患者在进行排尿的时候,他们的尿液是比较黄的。在刚刚发病的时候患者的尿液是呈现淡黄色的,而会随着日子的增加而加深,像浓茶一样的颜色或者是豆油状。并捏患病的患者皮肤也会慢慢地变黄。患者在排尿的过程当中发现尿色加深,主要是因为肝炎病毒而造成的,导致肝细胞被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
2、肝区疼痛
一些黄疸型肝炎的患者肝脏健康会被损坏,因此会出现肝脏疼痛的情况。造成疼痛的位置一般是在右上腹,肝区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肝炎病毒而造成的肝脏肿大,导致肝细胞受损,部分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周围组织受损的情况。
3、发热
一些黄疸型肝炎的患者出现发热的情况,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感冒发烧,但其实这也会影响并且的发展。患者出现发热的主要情况是因为肝细胞坏死而发热所致。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