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灌注曲线型分析

发布于 2016/08/22 13:11

探讨前列腺癌的磁共振灌注成像的强化特征及前列腺不同组织灌注指标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癌49例,记录病人的临床资料。

使用GEEcho-speed1.5T超导成像设备,联合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和直肠内表面线圈,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进行灌注成像。通过GE高级工作站4.2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感兴趣区的灌注相关指标:负增强积分、增强平均时间、达峰值时间、信号降低最大斜率及血流速度,用闭孔内肌作为灌注指标的内参照,计算不同感兴趣区的相对灌注指标。结果前列腺癌信号-时间曲线为快速出现的信号降低倒置峰。

前列腺癌(PCa)、前列腺增生(BPH)及正常前列腺外周带(PZ)的相对负增强积分(rNEI)、增强平均时间(rMTE)、达峰值时间(rTTM)、信号降低最大斜率(rMSD)及血流速度(rBF)的平均数值分别为6.44、0.71、0.68、1.93、8.17;3.01、0.82、0.83、1.33、3.64;1.29、0.95、0.94、0.64、1.43。前列腺癌的rNEI、rMSD和rBF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的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P〈0.05)。前列腺癌的rMTE、rTTM低于前列腺增生的和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的(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有效反映出前列腺不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差异,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