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孤独症的依据

发布于 2016/10/08 19:49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过程还是要比较谨慎的,并不是说小孩内向不爱说话就是孤独症患儿了,孩子在小时候怕生是很正常的,具体的诊断标准如下。根据CCMD-3的诊断标准,本病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在下列(1)、(2)、(3)项中,至少有7条症状符合,其中(1)项中至少有2条,(2)、(3)项中至少各有1条症状符合。

(1)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

①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②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仅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交往的方式。

③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缺少交往,缺乏相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包括对父母的存在与否亦无相应反应)。

④不会恰当地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以及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

⑤不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如不会玩过家家等)。

⑥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

(2)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

①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

②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

③学习语言有困难,但常有无意义的模仿言语或反响式言语,应用代词混乱。

④经常重复使用与环境无关的言词或不时发出怪声。

⑤有言语能力的患儿,不能主动与人交谈,维持交谈困难,应对简单。

⑥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如说话缺乏抑、扬、顿、挫,言语刻板。

(3)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

①兴趣局限,常专注于某种或多种模式,如旋转的电扇、固定的乐曲、广告词、天气预报等。

②活动过度,来回踱步、奔跑、转圈等。

③拒绝改变刻板重复的动作或姿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烦躁和不安。

④过分依恋某些气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如特殊的气味、一张纸片、光滑的衣料、汽车玩具的轮子等,并从中得到满足。

⑤强迫性地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性动作或活动。

这些诊断标准的语句对于每个人来说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也是非常正常的,最好还是要让专业医生来进行系列的检查和确诊。

孤独症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